一、政策依据
《朝阳市“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的通知》及《辽宁省“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禁止使用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的通知》。
二、主要目标
通过为期1年的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假借“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和军队名义制售假冒伪劣酒类商品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处一批重点案件、惩处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曝光一批典型案例、销毁一批非法物资、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切实解决“特供酒”屡打不绝、屡禁不止等突出问题。
三、重点任务
(一)线下全面排查治理。对酒类生产者,尤其是中小型酒类生产企业、小作坊开展“拉网式”排查,以包材库房、包装环节、成品库房等为重点,严查是否生产或受委托生产“特供酒”。(责任单位:食品生产股)对酒类销售者开展全面排查,以销售场所、仓库等为重点,严查是否采购、销售“特供酒”。对高档酒楼酒店、特色餐厅、主营商务宴请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开展深入排查,以酒水单、仓库、结算单等为重点,严查是否采购、销售“特供酒”。(责任单位:流通环节食品流通股负责,餐饮环节执法一中队负责)对广告主、广告发布者及相关生产经营者开展重点排查,严查是否存在“特供酒”虚假违法广告、虚假宣传,严禁设计、制作、代理、发布“特供酒”广告和信息。(责任单位:公平交易商标广告股)排查发现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立即责令停止生产经营、广告、宣传活动,下架、封存、召回“特供酒”及相关包材等,清理线下制售源头和消费渠道。(责任单位:公平交易商标广告股、食品生产股、食品流通股、执法一中队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线上全面监测清理。以网络交易平台、拍卖平台、广告发布媒介等(以下称平台)为重点,全面开展对网络商品交易及互联网广告信息的监测排查,搜集“特供酒”问题线索。监测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的,督促相关平台采取下线相关商品、停止发布广告、删除宣传信息等措施,严格落实商品准入、广告和信息发布审核责任义务。对问题突出的平台进行约谈、责令整改,阻断“特供酒”线上销售渠道。(责任单位:市场股、公平交易商标广告股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严厉查处违法案件。要聚焦“五一”“七一”“八一”、中秋、国庆、元旦等重要时间节点,进一步加大执法查处力度,有力遏制违法犯罪活动反弹的势头。严厉打击制售“特供酒”违法违规行为,对排查监测发现、相关部门通报、群众举报制售“特供酒”的问题线索,形成清单,建立台账,逐一认真核查。对认定为违法行为的依法严厉惩处,并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相关行政处罚信息记入企业名下向社会公示,将符合相关情形违法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涉嫌犯罪案件线索一律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涉嫌违纪案件线索一律通报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对违法犯罪行为一查到底,切实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责任单位:执法一中队、食品生产股、食品流通股、物价监管股、企业监管股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深挖源头铲除链条。对查处的“特供酒”案件,要开展全链条溯源排查,查明问题产品进货渠道、流向和购销台账,深挖“特供酒”生产源头、包材印刷制作源头、虚假广告和虚假宣传信息发布源头,依法查处“特供酒”制售链条上相关生产者、经营者、印刷者、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平台等主体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打掉“特供酒”制售源头,铲除非法链条。(责任单位:执法一中队、物价监管股、公平交易商标广告股、食品生产股、食品流通股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协调各级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发布阶段性成果,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宣传报道,形成主流媒体宣传声势。及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和一批制售“特供酒”链条上的违法企业名单,开展销毁问题产品行动宣传,震慑违法者,警示生产经营者。发布消费提示,引导消费者不购买、积极举报“特供酒”。加大相关舆情监测和协调处置力度,强化舆论引导,形成良好舆论氛围。(责任单位:各专班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建立与网信、公安、宣传和军队有关部门沟通协作机制,互通信息、强化联动。要加强行政指导,按照《关于禁止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的通知》《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等6部门关于禁止销售“军”字号烟酒等商品的通告》等文件要求,督促有关企业及时排查清理相关违规信息,不断完善禁限用(售)词库,强化精准管控。指导相关行业协会建立酒类营销宣传自律机制,发布自律公约,规范营销行为。(责任单位:各专班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